什么信号?基金再现自购潮,10天出手3000万,这6家已行动!能拯救基金销售寒冬吗

  开年以来,市场持续震荡,基金发行也相对惨淡。为了提振市场情绪,基金近期频频自购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截至发稿前,2022年开年以来,已经或计划进行基金自购的公司至少有6家,合计自购金额超3000万元。其中仅1月10日,就有两只新基金宣布自购,再迎小高潮。

  基金自购多发生在新产品发行期间,叠加市场调整,基金公司便以自购的方式表示对市场和自家产品的认可,通过真金白银和投资者利益深度捆绑,增加投资者的信任感;但是,这并不代表自购的基金就一定能够赚钱,也并不意味自购基金就比其他基金有明显的回报优势。

  多位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不能仅凭基金公司是否自购来进行投资决策。

  新年基金自购已超3000万

  1月10日,上投摩根投资总监杜猛管理的上投摩根沃享远见一年持有开启发行。同日,公司通告,基金经理杜猛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和公司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本着与广大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拟于募集期内出资500万元认购本基金。

  “我们始终认为,权益投资实际上是投未来,任何一笔投资都是投资一个时代,投资这个时代优秀的行业。我们希望寻找到未来五年至十年最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产业,找到里面真正能够成长起来的公司,并伴随其一起成长。”杜猛表示。

  无独有偶,1月10日,国晓雯的新基金中邮兴荣价值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也正式首发,基金经理国晓雯承诺将自购300万元,与基民共进退;同时,据了解,中邮创业基金的高管也将出资300万元认购新基金。

  2020年开年,市场持续震荡,为了提振市场情绪,类似于上述两例的基金自购在近期频频出现。

  例如,在此之前,1月7日,汇丰晋信也发布自购通告,表示本着与广大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公司管理团队(不含拟任基金经理陆彬)已出资720万元认购汇丰晋信研究精选基金;拟任基金经理陆彬及公司研究团队已出资600万元认购本基金。该基金于1月6日开启发行,首日募集规模近22亿元,一扫新年基金发行遇冷的局面。

  1月4日,李晓星、张萍联合掌舵的银华心兴三年持有开启发行,两位拟任基金经理将分别出资认购200万元、100万元诚意跟投新作,给予投资者信心,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此外,1月6日,汇添富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联接的基金经理吴振翔也表示,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和公司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本着与广大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出资100万元认购本基金。

  而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1月12日,拟由冯明远管理的信达澳银智远三年持有也即将开售,信达澳银基金也计划使用公司固有资金认购500万元,用真金白银表达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

  整体来看,截至发稿时,2022年开年以来,已经和计划进行基金自购的公司至少有6家,合计自购金额超3000万元,基金自购再迎小高潮。

  去年刚创下58.88亿元新高

  从过往来看,基金公司自购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市场情绪低迷时,通过自购缓解负面情绪,也可以防止大规模赎回带来的踩踏以及规模快速缩减,同时也可以低位加仓、储备弹药;二是新发基金时,通过自购为自家产品背书,也可以达到增强投资者信心、吸引投资者跟买的目的。

  数据显示,自1998年以来,公募基金行业的年度自购规模先后在2008年和2015年突破10亿元和20亿元,这两个重大的节点均发生在市场较大波动的年份;随后2021年,全市场共有96家基金公司进行了自购,涉及基金460只,净申购总金额达58.88亿元,自购基金数量和自购总金额均创下历史新高。

  显然,今年开年的这一轮基金自购潮也不例外。2022年开年以来,由于市场波动加剧,基金发行一片惨淡,多只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单日募集规模也不过“个位数”,此时进行基金自购,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振投资者信心。

  但值得注意的是,基金自购虽然能一定程度上表达公司对这位基金经理的看好,或者基金经理自己的信心,有一定的背书作用,但是,这并不代表自购的基金就一定能够赚钱,也并不意味着自购基金就比其他基金有明显的回报优势。

  据数据统计,在2021年被公司自购的460只基金(按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中,截至2022年1月8日,创金合信于2021年1月15日自购1000万的创金合信数字经济收益率最高,自购以来已经大涨约64%;此外,长江新能源产业、国泰中证环保等4只基金也为公司带来了超40%的收益;但也有219只基金在自购发生以来的收益为负,最多一只亏损了超30%。

  基金经理对今年市场仍相对乐观

  除了进行基金自购,面对市场震荡,不少基金经理也在近期纷纷就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做出回应,以安抚投资者情绪。

  例如,抖客网,对于调整较大的新能源板块,即将发行新基金的信达澳银基金经理冯明远认为,资本市场与实业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产业是一个长期的维度,但资本市场股价每天都在波动,短期的波动其实挺正常,对于这些长周期的发展产业,还是要用更长远的视角来观察。

  他表示,自己仍然在2022年看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他认为,2022年新能源车缺芯的问题能够缓解,部分成本拐点向下,这会在某些领域带来超额收益;此外,汽车智能化会在很多领域带来新的解决方案,这些环节未必由传统汽车零部件厂商供应,而是一些电子或者通信领域的公司,值得重点关注。

  杜猛也表示,波动是资本市场的常态,他对今年股市仍然是相对乐观的,短期的调整或带来高景气板块中优质个股的长线布局良机。同时,杜猛指出,今年市场机会预计会更加均衡,除了新能源之外,半导体,包括消费、医药甚至港股中的互联网公司都会有自下而上的机会。

  对于未来市场的投资机会,同样正在发行新基金的陆彬认为可以分为四大方向来看:一是消费、医药、新能源、半导体及军工为代表的核心资产,核心资产中优选新能源,未来1-2季度,该行业有可能迎来估值中枢抬升的机会;二是以金融和地产为主的价值领域,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行业估值有望迎来一次修复;三是PEG成长股,投资机会主要包括高端装备、新材料、计算机、汽车电子及环保设备;四是周期行业里偏上游、碳中和、农业相关的周期股会有一些投资机会。

原标题:【什么信号?基金再现自购潮,10天出手3000万,这6家已行动!能拯救基金销售寒冬吗
内容摘要:开年以来,市场持续震荡,基金发行也相对惨淡。为了提振市场情绪,基金近期频频自购。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截至发稿前,2022年开年以来,已经或计划进行基金自购的公司至少有6家,合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70498.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FOF大爆发 华夏基金抢眼
下一篇:全球黄金ETF总规模下降亚洲基金逆势增长